当前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对市政协第2024290提案的答复 |
作者:朱南宁
时间:2024-06-22
来源:
浏览次数:次
字号:【大
中
小】
字号:【大
中
小】
|
邹颖委员: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信阳市卫生健康事业及中医药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县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制定出台了《信阳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撑。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医医疗机构307家,其中公立中医医疗机构11家、民营医疗机构15家、个体中医诊所281家,中医类别(含助理)执业医师数3043人。全市共有省级重点中医专科7家、省级特色专科11家,市级重点专科27家。建成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0个。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稳步推进,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一是市中医院高新区、民权路院区分别开诊,其中高新区院区已建成试剂楼、智慧药房、智慧配送中心,床位数可达500张,成功打造“一院三区”新格局。市中医院为牵头单位2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骨伤科、妇产科)已于2023年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带动分中心及协作单位(平桥区、光山县、罗山县、固始县中医院)专科诊疗水平整体提升。市中医院儿科已被正式纳入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单位。二是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科标准化建设已全部达标;全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标准化科室建设已完成70%。三是全市22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中医馆,其中54家中医馆已被省卫健委命名为示范中医馆。 二、多措并举,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储备不断增加。市中心医院王伟被名为省第三批河南省名中医;市中心医院徐文启完成仲景国医研修班学业并拜师国医大师唐祖宣;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贺辉、市中医院儿科副主任梁丽娜拜师国医大师丁樱,同时梁丽娜被选定为“拔尖人才”项目培养人;淮滨县马集卫生院院长章新成被确定为“章氏经方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市中医院“郭氏伤科疗法、传统炮中药制技术、文氏妇科、闫氏针灸”被确定为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传承自2018年起,连续五年实施三批省市级青苗人才培养项目,共遴选指导老师19人,培养继承人53人,通过师承模式培养优秀中医药骨干人才。加强全过程的监督管理,通过日常学习打卡,月分析季通报,严格年度考核等措施,扎实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三是以项目为依托,市、县区各建成1个全国名老中医药(基层)专家传承工作室,通过建立月报告、季通报制度,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地,打造中医药人才成长阵地。四是光山县、罗山县、息县中医院已完成“两专科一中心”,浉河区、平桥区、固始县、商城县中医院已纳入“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单位。五是大力开展适宜技术培训。2023年5月我市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培训,为县区提供64名师资人员。全年全市中医药适宜技术乡村两级培训达8000人次。 三、守正创新,全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是全市11家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中,国家三级中医医院3家(市中医院、平桥区中医院、固始县中医院),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5家(浉河区、罗山县、息县、光山县、商城县),二级中医医院3家(潢川县、淮滨县、新县)。二是全市所有综合医院全部设立了中医科,标准化中药房,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均可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三是省级医院对口帮扶为契机,借助省级医院派驻的优秀人才,开展坐诊、查房、手术、讲座、培训等多项支援活动,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能力。2023年度共有22名省级专家对口支援我市7家中医院。四是加强标准化同质化管理,持续组织开展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双核心指标”管理评价和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发挥市级中医院感控、药事、病案、护理四个质控中心作用,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提升和中医药特色发展。 四、多元化政策,医保助力中医药发展 一是2021年信阳市医疗保障局出台了《关于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药机构、养老机构举办的内设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医保定点的通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零售药店等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提升中医医疗机构区域辐射力。截止目前,全市共有200余所中医医疗机构和诊所纳入医保定点管理。二是探索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我市开展DIP支付方式改革同时首批选定9个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收付费,合理确定收付费标准,充分体现中医药服务价值。结合我市实际,在11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中选定19个中医优势病种开展中医日间病房服务,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支持中医门诊优势作用发挥。同时市医保局对中医药机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中医药项目包含中医外治8个亚类130余项诊疗项目。全市开展有艾灸等63种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探索推行中药散剂30余种,中药茶饮10余种,为病人提供了便捷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开展常用中药协定方调配,调整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比例,中药饮片占中草药70.77%。三是根据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信阳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参保病人在县级及以上中医院住院治疗的,报销起付线在同级医疗机构标准上降低100元。利用中医药服务项目超过起付线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四是市医疗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关于确定部分新增和修订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新增26个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对“皮内针治疗”等11个A类项目确定了我市公立医疗机构价格、医保支付类别和医保首付比例,“铍针”等2个B类项目由医疗机构自主确定试行价格,调整完善242个修订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基本满足了我市中医治疗需求。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密切配合市医保局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对中医药的扶持与促进政策,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中医药服务。一是采取更多的举措和探索出台更多政策,推广中医优势病种收付费,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制度的优势。二是进一步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加速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供给,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进一步拓宽中医药服务项目,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独特作用,更好地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衷心感谢你对中医药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信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系人:郭海平 电话:6563553协办单位:信阳市医疗保障局 联系人:张鑫 电话:6886517
2024年6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