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对市政协第2024316提案的答复 |
作者:朱南宁
时间:2024-06-22
来源:
浏览次数:次
字号:【大
中
小】
字号:【大
中
小】
|
李承璋委员: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信阳市卫生健康事业及中医药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信阳市中医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振兴的系列批示指示精神,着力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重点加强中医人才培养、专科建设、中医药科普、文化宣传建等工作,全市中医事业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人民群众的中医药服务获得感明显增强。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中医药服务体系明显提升 一是市中医院高新区、民权路院区分别开诊,其中高新区院区已建成试剂楼、智慧药房、智慧配送中心,床位数可达500张,成功打造“一院三区”新格局。二是全市11家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中,国家三级中医医院3家(市中医院、平桥区中医院、固始县中医院),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5家(浉河区、罗山县、息县、光山县、商城县),二级中医医院3家(潢川县、淮滨县、新县)。民营专科中医医院4家。三是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科标准化建设已全部达标;全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标准化科室建设已完成70%。四是市人民医院已纳入市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单位。五是全市22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中医馆,其中54家中医馆已被省卫健委命名为示范中医馆。六是以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连续多年开展市级重点专科评审工作,目前全市共有省级重点专科7家,省级特色专科11家,市级重点专科27家。 二、中医药人才队伍显成效 一是第二批省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工程(仲景工程)拔尖人才1人、仲景国医传人1人,青苗人才21人(指导老师7人)目前正在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培养,已连续两年省级考核合格。二是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贺辉、市中医院儿科副主任梁丽娜分别拜师国医大师丁樱;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徐文启拜师国医大师唐祖宣。三位学徒将定期跟诊学习,传承学术思想,不断提高我市中医诊疗水平。三是市县两级中医医疗机构均已建成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目前正在开展带教工作。全国名老中医王宝亮传承工作室在市中医院揭牌,全国名老中医崔应麟传承工作室在商城县中医院揭牌。通过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提升医院中医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四是光山县、罗山县、息县已建成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心,截止目前全市完成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8000人次。五是我市24家“西学中”试点单位均已开展培训工作,共有1000余人参与培训。六是已连续多年开展全市中医药岗位、中药调剂技能竞赛,达到以赛促学、提高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七是已有72人通过省级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并取得医师资格证;55人通过市级中医确有专长考核并取得确有专长证。 三、中医药文化弘扬更加有力 一是信阳中医药文化馆2023年7月开馆以来,坚持每周开展一次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健康养生讲座和义诊活动等。目前已有2000余人进馆参观,40位中医药专家开展了讲座,为600余名群众提供了义诊。二是我市息县中医院、固始县中医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4家单位被确定为河南省第四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单位。三是我市有10家医疗机构被命名为省级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推广基地、21家医疗机构被命名为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通过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传播健康养生知识,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热爱中医药、从事中医药、使用中医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在中心城区建成20家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推动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同。五是充分利用信阳市中医药学会10个专业委员会,邀请省、市级专家授课,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学术和技术的交流。六是2023年5月邀请国医大师唐祖宣到新县开播《国医大讲堂》,全市共有300多中医医护人员和中医爱好者聆听唐大师讲座。 四、中医药投入力度不断增强 市财政局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按照“统筹兼顾、加大投入”的原则,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好相关资金与政策支持保障工作。一是投入1635.5万元,重点支持重大项目、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人才建设、重症医疗资源建设等,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壮大我市中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为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在工业、农业、科技等项目支持中药材种植、生产及加工等。通过现有资金渠道积极支持中医药发展,落实对公立中医医院的办医主体责任。支持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渠道,推进符合条件的公立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引导社会投入,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高地和学科、产业集聚区。鼓励金融机构依法依规为符合条件的中医药领域项目提供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发展多元化投入机制。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速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增加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中医药服务供给;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将中医药文化宣传融入日常生活,起到潜移默化、入脑入心的作用。同时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从财政投入、人才培养、要素保障等方面落实中医药的相关政策保障,扶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 衷心感谢你对中医药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信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系人:郭海平 电话:6563553协办单位:信阳市财政局联系人:张静静 电话:66990922024年6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