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 第202426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
作者:朱南宁
时间:2024-07-03
来源:
浏览次数:次
字号:【大
中
小】
字号:【大
中
小】
|
王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多措并举推进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2023年,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来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以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一年。我们坚决落实市委“1335”工作布局,围绕市委提出的打造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发展目标,坚持一手抓项目促发展、一手抓管理上水平,各项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质效齐升的良好态势。2023年12月22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建设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加快完成区域医疗中心布局”的建议。2023年度,市中心医院顺利通过三甲复审,新增两家三级医院(市精神病院、新县人民医院)。我市二级公立医院2022年度绩效考核成绩排名全省第一。2022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我市参与的4家公立医院排名均大幅提升(市中心医院全国排名由第451名提升至第353名;息县人民医院全国排名由第849名提升至第548名,等级由B提升至B+;光山县人民医院全国排名由第1024名提升至第1009名,等级由C++提升至B;固始县妇幼保健院全国排名由第199名提升至第132名,等级由B提升至B+)。推动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立项建设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成功申报4个省级临床重点(培育)专科。2023年度至今,分两批启动14个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苏信双方及相关市直医疗机构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市中心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签订学科合作共建协议,提升医院医疗技术、管理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帮助全市建设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推进信阳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建议。一是发挥县级医院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的牵头作用,以人员下沉为核心,落实对口支援政策,向上承接资源、向下传导资源,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服务质量同质化。二是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发展。实施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攻坚提升行动,支持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基本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推动薄弱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设备配备、服务能力达标。打造20个“五结合”市级实践样板,择优推荐参与省级评审。深入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新创服务能力推荐标准机构5所。推动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全面达标。三是实施好信息化建设提升行动。落实河南省卫生健康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方案,重塑卫生健康专网体系,升级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对标河南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标准(2022版),推进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和二级以上民营医疗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探索市级“影像云”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机制,实现检查检验数据智能、高效、融合、经济的存储和传输。加快推进院内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平台建设,实现院内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加快推进数字医共体建设,提升县域卫生健康信息化水平。 (三)关于“加大培养引进医学相关人才力度”的建议。我委实施好名医培树行动。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积极与人社部门协调,畅通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渠道,放宽县以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比例限制。力争引进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2名,全日制一本以上医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00名。二是推进中青年人才培养。落实《中青年医疗卫生科技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实施方案》,择优选拔培养20名中青年卫生科技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信阳名医”的“传帮带”作用,推动形成若干名医工作室,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医学人才。中医药人才方面,积极争取“岐黄学者”、“仲景工程”等省级以上高端人才培养项目,高质量开展“西学中”培训。三是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招聘500名医疗卫生专业大专以上毕业生到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工作。遴选5名河南省基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订单定向培养本科生12名、大学生村医8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66名。线下实践技能培训100个家庭医生团队、线上理论培训1万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 (四)关于“加强大别山区域内的合作、积极发挥带动作用交流”的建议。为全面提升我市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全市40家二级及以上医院对口支援185家乡镇卫生院,实现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全覆盖。2023年我市累计派驻支援医务人员1810人,服务门急诊患者近5万人次,承担住院患者诊疗2万人次,开展远程医疗13.5万人次。通过优质资源下沉,着力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适宜技术的推广、临床专科建设等工作,着力提高县乡各级医疗机构多发病和常见危急重症的急诊急救基层处置能力。 衷心感谢您对卫生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信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联系人:余娅丽 联系电话:6566522
2024年7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