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 第202426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
作者:朱南宁
时间:2024-07-03
来源:
浏览次数:次
字号:【大
中
小】
字号:【大
中
小】
|
民盟信阳市委会: 您单位提出的关于“关于河南省基层重症医学发展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新冠疫情救治经验证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是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能力的重要举措。为有效扩充重症医学医疗资源,优化医疗资源结构与布局,实现区域重症医学服务均衡发展,市卫健委极推进县级重症医学重点专科的建设,要求医疗机构将重症医学科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与重点倾斜,有效扩充重症医学优质资源,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实现重症医学均衡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各县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均成立重症医学科(ICU),实现了重症医学专业县区全覆盖。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提高对重症医学科发展的重视程度”的建议答复 市卫健委高度重视基层重症医学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订并印发《信阳市县域医疗中心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将重症监护中心、静脉血栓栓塞症、微创介入中心、肿瘤中心、麻醉疼痛中心五大临床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优先支持方向,组建专家组对照建设标准指导各医院持续提升县域医疗中心综合能力,补齐重症医学专业技术短板。 (二)关于“规范重症医学科建设。”的建议答复 各医疗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将重症医学作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优先支持方向,在床位、设备、人员配备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提升对呼吸、循环等重要系统功能监测和生命支持治疗能力,推广适宜医疗技术项目,积极引进先进治疗技术,丰富治疗手段,补齐重症医学专业技术短板。建立健全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预防重症—规范救治—早期康复”的围重症医学管理体系,让重症救治更加规范、更加有效。 (三)关于“巩固强化重症医学人才建设”的建议答复 一是加强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强化临床诊疗能力培养。委托市重症质控中心开展全市医疗机构重症救治能力培训,通过理论先上培训和技能线下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优先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症医护人员开展,并不断扩充培训对象,为重症救治储备人力资源。二是提升重症医学专业医师配备比例。按标准配备重症医学专业医师,鼓励医疗机构充分考虑重症医学科工作特点和技术劳务价值,向重症医学医务人员适度倾斜,建立稳定的医师队伍。三是加强重症医学专业培训。建立重症医学专业轮训制度。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以外各专科监护病房医师,应当在重症医学科进行至少半年连续性、系统性轮转培训及考核,能够掌握重症医学治疗理念,熟练使用呼吸机、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开展重要器官功能支持。四是加强重症护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将重症监护专业护士作为紧缺急需人才,推动重症监护专业护士扩容。建立健全基于护理岗位的绩效考核、奖励评优等机制,给予重症监护专业护士等临床一线护理岗位适度倾斜。逐步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的薪酬体系,实行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 (四)关于“优化医保相关政策”的建议答复 经会商市医保局,为全力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对疑难重症的收治工作,增强医疗服务能力,依据《信阳市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经办规程(试行)》以及《信阳市基本医疗保险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结算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之规定,信阳市医保局于2022年制定了《信阳市按病种分值付费特殊病例单议实施办法的通知(试行)》文件。其适用范围包含:1、单次住院医疗总费用超出病种次均费用5倍及以上的;2、急诊入院的危急抢救病例,或者因疑难重症入住重症监护治疗的转科病例。利用政策支持,能够将疑难重症患者均留在我市接受治疗,能够极大程度节约医保基金以及各方面的成本。目前,2023年的特病单议工作已经完成,全市总计申报特病单议病例10324份,特病单议通过病例达4873份,通过率为47.2%。其中,重症医学科病例有1922份,重症占全部申请比例的18.6%,特病单议重症通过病例1345份,通过率70%,重症特例单议追加医保结算总费用2861.39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将持续围绕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从完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加强重症医学专科能力、扩充重症医学专业人才队伍、推进重症医学医疗服务领域改革等五方面全面推进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衷心感谢您对卫生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信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联系人:余娅丽 联系电话:6566522
2024年7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