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三面锦旗里的生命刻度】一名ICU年轻医生的初心守护
作者:  时间:2025-07-03  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字号:【

重症医学科,被喻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里没有门诊的熙攘,却时刻上演着与死神的无声较量;这里少有欢声笑语,却承载着无数家庭最沉重的期盼。作为一名ICU医生,陈钰深知肩上担子的重量;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早已融入血脉,成为指引他前行的不灭明灯。

重症医学科党支部,是一个充满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体。党支部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强化党员的身份意识、宗旨意识和先锋意识。支部的每一位党员,都自觉把“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作为行动准则。



今年年初至今,团队接连功救治了多位极其危重的患者,也收获了患者家属沉甸甸的感谢——三面饱含深情的锦旗、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还有一通特殊的12345市长热线表扬。这些,不仅仅是对陈钰医术的认可,更是对党员带头、支部引领下团队精神的最高褒奖。

二月锦旗,当免疫缺陷患者的呼吸被真菌啃噬

那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患者命悬一线。作为主管医生和入党积极分子,他深知责任重大。在党支部的坚强后盾下,他们团队成员日夜坚守在病床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多少个不眠之夜,党员同志们主动留下来值守;多少次病情反复,支部组织的多学科会诊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正是这种党员带头冲锋、支部统筹协调”的战斗模式,让陈钰最终将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家属送来的锦旗上写着“尽心尽责救治,全心全意关爱”,这不正是他们党员践行初心使命最朴实的写照吗?

四月锦旗,停跳心脏重启时的盐霜手术衣


那是一场真正的“生死时速”。患者突发心脏骤停,生命体征瞬间消失。启动ECMO!这个决定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担当。关键时刻,是党支部长期以来对ECMO等尖端技术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他们奠定了坚实的底气。在党支部书记芦乙滨的带领下,由党员技术骨干组成的ECMO小组迅速集结,争分夺秒。穿刺、置管、转机……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技术,更考验着心理。当V-A ECMO成功运转,替代了患者濒临崩溃的心肺功能时,汗水浸透了他们的手术衣,但心中的党徽却更加闪亮。这面“妙手仁心,医术精湛”的锦旗,是对他们党员技术攻关先锋队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敢打硬仗的最好肯定。

五月锦旗与市长热线,肝衰竭阿姨手心的笑脸


患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极大。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每一步都如履薄冰。面对家属的焦虑和无助,他们不仅提供最专业的治疗,更给予了最温暖的关怀。这份关怀,源自哪里?源自党支部长期倡导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源自党员示范岗“多一点微笑、多一句解释、多一份耐心”的具体要求。当患者肝功能指标奇迹般好转,家属激动地不仅送来锦旗,更拨打了12345热线点名表扬。这通热线,传递的不仅是感谢,更是人民群众对在党旗引领下,心系患者、无私奉献的医护团队的深深信赖。这面“医德高尚仁心仁术,医术精湛尽心尽责”的锦旗,正是他们将支部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服务患者实效的生动体现!


锦旗背后的生命密码:这三面锦旗不仅仅是奖状,更是患者借他们的手按下的生命暂停键。暂停绝望,用ICU医生24小时开机的电话;暂停死亡,用ECMO管里流淌的滚烫的热血;暂停眼泪,用人工肝滤出的温暖晨光。在 ICU,信仰从不是空话。

最后陈钰告诉小编说:“每一面锦旗都属于整个团队。他们重症医学科党支部的全体成员,将始终记住这些锦旗的重量,让党旗在生命守护的最前线,永远飘扬着医者的温度与担当!

图文:范   淼   陈   钰

责编:朱小霞

初审:芦乙滨
复审:张郁秋
终审:郭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