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健康委严防严管严控做好院感防控工作


发布日期:2021-08-26 16:49:43  信息来源:未知

市卫生健康委严防严管严控做好院感防控工作

  市卫生健康委坚持树牢底线思维,完善防控制度,强化源头管控,严格监督执法,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统筹做好医疗机构和集中隔离点感染防控工作。

  一、完善防控制度,做到“三个突出”。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医学观察指南》等要求,强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集中隔离点院感防控底线思维。一是突出应急预案。全面启动医院防控应急指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健全感染防控制度,配强院感防控专班,优化工作流程,对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规范管理、普通病区规范管理、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措施落实、医疗废弃物规范化管理等10项重点内容和集中隔离点管控流程、管控要求等情况进行逐项开展演练培训,确保各部门各环节步调协同、衔接顺畅。二是突出重点人员。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压实发热门诊“前哨”责任。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加强流行病学问诊,早期识别新冠感染临床症状。严格执行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住院陪护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应检尽检”要求。严格落实医务人员、保洁保安、后勤服务等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全员核酸检测。严格执行集中隔离点集中隔离人员、医疗废弃物闭环管理。三是突出关键岗位。对发热门诊、急诊、接受诊疗措施时需患者摘除口罩的科室、血液透析中心(室)、普通病区(房)、定点收治病区、核酸检测实验室等关键岗位和部门,严格按照隔离救治规范等要求,规范设置“三区两通道”,落实一人一诊室、一患一消毒和终末消毒,做好个人防护,规范处置医疗废物,避免交叉感染。

  二、聚焦源头管控,坚持“三个同防”。将强化行为管控的“人防”,优化诊疗流程的“技防”,科学使用相关设施设备的“器防”的“三防”理念融入到诊疗活动中,降低医疗机构内感染的发生率。一是坚持内外同防。实施以“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基础的感染防控措施,把好医疗机构的人员、车辆和物资“入口关”,对进入医疗机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检查“健康码、行程码”和口罩佩戴情况。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监测。二是坚持医患同防。从严落实医疗机构人员、患者及其陪同人员个人防护要求,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传播途径做好额外预防措施,避免发生交叉感染。三是坚持人物同防。做好医患双方人员防护和感染风险预警,加强医疗机构内环境、物品、外来物资等风险防控。定期对医院环境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加大重点部门环境及重点人群接触后环境的清洁消毒频次。实时对外来人员和物品开展环境检测。

  三、狠抓隐患整治,落实“三个全覆盖”。一是风险排查全覆盖。联合市疫情防控10个联合督导小组,重点对各县区、管理区集中隔离点设置及运行情况进行逐项实地督查核查,督查核查集中隔离点90个、房间3781间,对集中隔离点设置不合理、准备不足、管理不规范、分区不合理等四大类问题进行通报,现已全部整改到位。制定印发《关于组织开展信阳市医疗机构内感染风险专项排查整顿工作的通知》,组建12个市级感染风险专项排查整顿组,已对全市医疗机构开展两轮风险排查,对院感防控10项重点内容进行逐项排查,累计排查医疗机构3536家,对防控意识不强、管理不够规范的67医疗机构进行通报,制定问题整改台账1274条,已完成整改1264条,整改率达99.2%。二是监督执法全覆盖。印发《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卫生监督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采用属地专项排查和县区互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市、县区卫生监督执法力量,以发热病人管理和院内感染管理为切入点,重点开展“预检分诊、首诊负责制”和“三同防”“三融合”落实情况监督执法检查。目前,累计下达监督意见书79份,责令整改35家,现场关闭处罚11家。同时,建立问题台账,开展执法监督“回头看”,对发现的问题逐一销号。三是责任落实全覆盖。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医疗机构一把手是本机构感染防控第一责任人,科室主任是本科室(部门)感染防控第一责任人,医护人员是感染防控直接责任人,做到人人有责、人人担责、人人尽责。组织开展市、县区、医疗集团、医院、科室(部门)五级调度、培训、演练近690余场次,确保全员明责、全员履责、全员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