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口腔溃疡当回事?出现这几种溃疡,可不是好现象……


发布日期:2024-09-19 14:30:15  信息来源:未知

一般来说
口腔溃疡作为一种常见疾病
3-7天即可自愈
所以很多人除了在饮食方面会注意一些
始终都觉得这是个小问题不碍事
但是口腔溃疡可能会反复出现
甚至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那可就不得不警惕了!


警惕黏膜出现3种颜色变化

正常的口腔黏膜是粉红色的,表面湿润、光滑、柔软、有弹性,无斑点,无条纹。

如果出现颜色变化,可直接反映黏膜的异常。当黏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需引起高度重视。

1.白色斑点或斑片

image.png

先说一种不必太担心的情况:如果口腔黏膜出现局部白色斑点或斑片,质软且光滑,可能是口腔白色角化病。通常因长期的摩擦、热、化学等刺激所致,以牙根残冠、不良修复体、吸烟等刺激最常见。去除诱因后,白斑可自行消退。

还有一类白斑是口腔白斑病,属于癌前病变,约3%~5%会发生癌变,口腔各部位黏膜均可出现。

这类白斑的表面通常有溃疡或糜烂,呈疣状或颗粒状、患者可能会感觉黏膜粗糙、木涩、发硬。

在去除局部刺激因素2~4周后,若白斑溃疡面没有变小或消失,应进一步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

2.天鹅绒样的红色

口腔黏膜出现红色斑片时,部分是局部感染性炎症造成的充血,消炎后可逐渐缓解。

但需关注一种口腔红斑病,即黏膜出现鲜红色、柔软(似天鹅绒样)且边界清楚的斑片,红斑内偶尔间杂小白点,甚至是颗粒样的小结节。

该病多见于中年男性,也是一种癌前病变,一旦确诊需立即手术,不能简单认为只是长溃疡了。

image.png

3.棕色或黑色斑点

口腔黏膜上出现棕色或黑色斑点,如果是孤立散在分布,且直径小于1毫米、颜色均匀、不高于黏膜表面的,可能是细胞黑色素增多引发的颜色改变,一般是良性病损,建议每3~6个月随访一次。

不过,黑斑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口腔表现,比如色素沉着肠息肉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黑色素瘤等,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为什么口腔溃疡会反复发作?

有些人的口腔溃疡总是反反复复,甚至越来越严重,变成了经久不愈的溃疡。对于这种情况,要引起注意,及时就医,警惕更严重的疾病发生。

1.口腔癌

口腔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口腔溃疡长时间不愈或反复发作,超过4周内仍未见好转,是口腔癌的典型症状之一。口腔癌主要采用以手术根治性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2.白塞综合征

又称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眼炎,又称口-眼-生殖器三联征,可累及多个系统及脏器。约98%的患者可出现口腔溃疡,且常为首发症状,病情主要呈现发作、缓解交替变化。治疗上以控制症状、减缓进展、预防重要器官损伤为主。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

3.消化系统疾病

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也有可能会引起口腔溃疡。这种情况应注意寻找原发病因,对症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此外,还要调整饮食方式、补充维生素、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规律生活。

4.口腔溃疡还可能是一些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现

常伴发口腔溃疡的全身性疾病包括结核、白血病、肿瘤、梅毒、艾滋病等。image.png




出现这种情况 一定要找医生

首先,口腔溃疡超过 1 个月没有愈合,甚至有的溃疡还很大、很深、很痛就更应该提高警惕,防止恶性改变。

其次,溃疡发生此起彼伏,基本上就没有完全好过;

同时,不仅仅在口腔黏膜上发现溃疡,在身体其他部位也同时出现溃疡表现也应该找医生看,来排除其他疾病。


如何预防口腔溃疡?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保护口腔黏膜,同时也有助降低溃疡恶变的风险。

1.避免长期刺激

不合适的假牙、牙残根、经常嗑瓜子、吃坚硬的东西等,都会增加机械性摩擦,损伤口腔黏膜。

吃东西过急、过快,不小心咬到自己,也可能诱发口腔溃疡,生活中要注意避免。

2.注意口腔卫生

养成好习惯,比如一天刷两次牙,饭后及时漱口,可有效减少口腔中相关致病菌群,从而减少黏膜损害。

3.减少不健康的饮食

少吃烧烤、腌制、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烫食物损伤黏膜。

4.均衡营养,多吃果蔬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铁、锌、B族维生素、叶酸等,也会诱发溃疡。生活中要营养均衡,适量多吃新鲜的果蔬和粗粮。

5.不熬夜,避免免疫力降低

经常失眠、熬夜,工作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会使免疫力下降,病从口生。

建议每天保证至少7小时的睡眠;同时每周至少有3~4次户外运动,每次半小时以上,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6.拒绝焦虑,心态平稳

溃疡易发者不必紧张焦虑,配合治疗、规律生活有助改善症状。容易长口腔溃疡的人,更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


信息来源:健康河南